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

不要說再見----重建街

文╱查肇芬

不要說再見,因為我們愛上你;

不要說再見,因為我們需要你;

不要說再見,因為你是獨一無二;

不要說再見,因為你是無可取代;

不要說再見,因為我們想永遠與你在一起----重建街。

重建街居民訪談紀錄

一、日期:990626

二、時間:上午9:00~12:00

三、地點:淡水鎮重建街28

四、受訪者:陳碧鸞女士(四年級生,住在重建街55號逾50年,已經是第八代

世居在此,於4年前與先生搬至沙崙,但父母及妹妹仍住此處)

陳碧雲女士(五年級生,住在重建街55號,淡水國中老師)

五、訪談內容:

1、重建街居民對“淡水鎮都市計劃六號道路新闢工程案”的感受與想法?

答:因此計劃為民國57年所規劃,至今逾四十年,根本不合時宜。根據工程顧問公司最新設計:自文化路口進入重建街至清水祖師廟廟史館這段,規劃為五米單向車道,也就是說往後車子進入重建街後,需90度轉彎經三米寬的廟史館巷道,然後再90度轉彎進入寬三米半的清水街出去,而在清水祖師廟與米市土地公廟之間又是一處S形大轉彎的陡坡,以後車子必堵在此二條街道之間。街道變為停車場,對交通不但沒有幫助,反而會帶給居民一個極不安全的居家環境。

當然有些居民是贊成此工程案;也有些是逆來順受,沒有意見的。

2、如果重建街明天就不見了,你最想保留的是哪些?

答:階梯,迴旋而上的階梯,呈現山城的地貌,也可遠眺淡水河、觀音山,絕對是可以代表淡水意象的傳統文化空間。也因車子無法進入,形成天然的屏障,而成為孩童的遊戲場域。

其次是重建街19號門前的大石頭公。相傳是很久以前火山爆發後滾落於此,它是重建街的鎮街之寶。

3、你最懷念重建街的是什麼?

答:連棟式的街屋,窄窄的街道,二邊閩南式建築,街屋門口階梯式的前庭空間,是左鄰右舍平常聯絡感情、居民閒話家常之處,也是夏日傍晚時分出來納涼的場所。相較於現今公寓式住宅社區,門戶緊閉,鄰居不相往來,重建街的居民,仍然保留舊有濃濃的人情味。

重建街還保有清代的土角厝,日式紅磚與洗石子建築。14號及16號為縣定古蹟,因地形的構造,屋內尚有三層落差。

好的生活機能:近學校、近商業中心(採購方便)5分鐘可到海邊。

絕佳居住環境:鬧中取靜,心靈的洗滌,相較於街口的中正路,有天壤之別。

4、居民在社區的營造上做何努力?

答:於95421日,由淡水社大主導在重建街28號正式成立“街道美術館”。由劉秀美老師每週在此教授國民美術課程,且由居民排班,固定時間開館,成為居民休閒談心、意見交流,凝聚社區共識的中心。

98822日成立“街道文化促進”。其主旨在於居民能找回、並認同老舊街區的價值感,進而自主性發展社區總體營造。

9859日的重建街首次“創意市集”,集結了82個攤位,其中21個為重建街在地居民所參與,創五千人次的逛街人數。其宗旨在於挾歷史空間的優勢,重新發現空間的再利用。

99530日下午4點,由程許忠先生在網路發起的“站滿重建街”活動。當日,約千人不畏風雨,以重建街12號階梯為中心,向兩端延伸站滿,要我們與這條淡水最古老的街道,一起拍一張大合照,並合唱著阮若打開心內的窗--是由一位曾住在重建街30號的文學家王昶雄先生所作之詞--這是對消逝老街的不捨,也是對它的致敬。

我們希望藉由文字的探索,找尋重建街最珍貴之處,是一種金錢無法換得的先人遺產,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。我們也不是反對建設,而是在發展觀光及保存文化資產中,找到一個平衡點。最後,我們以陳碧雲女士引用淡水文化基金會秘書長許慧明先生的話「不到最後關頭,決不放棄」,這是一個身為文化人的堅持。

(感謝社大張建隆主任的指導及陳碧鸞女士與陳碧雲女士接受採訪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