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

[大家來拍重建街] 學員蔡柳眉作品


<重建街>
重建街的建築具有歷史、古蹟、文化,是很有味道的老街.很希望能流傳下來。

[大家來拍重建街]學員郭于瑞作品


<重見。重建街>
如果攝影就只是為了把美麗的事物描寫得更美麗,某種程度是讓人哀傷的。而美麗究竟是怎樣的模樣呢?就像漸漸失去自我臉龐的淡水小鎮和重建街,原來所有城市悲歌仍持續上演。然後是,給重建街一些文字,一把圖片,或是一首歌,作為空間軌跡裡一段濃密的生活質量
,和那一段時光切片。

[大家來拍重建街] 學員周慧如作品


<街道軌跡>
我們無法參與它的過去,但可以決定它的現在,並將它保存於未來。

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

重建街

社區大學開辦「不要說再見,重建街」活動,其中以文字書寫重建街的單元,我是一位受訪者,原本無意參與書寫,但在6/26「居民採訪」的課程中,這幾位學員很棒,也很感謝他們願意一起來為重建街發聲,訪談間使我憶起許多童年往事,以及對重建街的熱愛,於是在口述給訪問者傾聽後,不自覺得也希望自己能以文字把它紀錄下來。

陳碧鸞 2010.06.29

「賣菜ㄛ ~~~ 來買菜ㄛ!」住在「山頂」的農民又挑著菜擔仔,自水碓子沿路叫賣下來,嗓音樸實清亮喊遍百尺之外;小時候我就是每天早上被這種叫賣聲吵醒,它就像我的鬧鐘準時的響起,叫我該起床準備上學了。 這時阿嬤也早就將自己的阿婆頭髮髻梳好,坐在門前的石板凳上和人來人往的過路人打招呼,熟識的鄰居總會叫聲「木仔姆,敖早」,小朋友會說「阿婆,敖早」。街道上的各種叫賣聲此起彼落,早起的鳥兒也在門前的電線桿上啾啾的叫個不停,互相輝映的各種聲音就像是在演奏一首晨間交響曲。

黃昏來臨時小朋友陸續放學了,大家趕著將老師交待的作業火速寫完,街上開始可以聽到男孩子玩彈珠、打陀螺、搧翁仔標的聲音,小女生則是玩跳橡皮圈、丟沙包、跳房子,最後總是不分男女生開始玩在一起,我們最常玩的是「相刣」、「報陀位報陀位」(就是在地上劃上四、五個方格子,格子內寫上不同的地點,其中一位小孩用石頭丟到方格子上,石頭落在什麼地點,當鬼的就要跑到那個地方,然後再折回來抓其他的小朋友,這時大家就要趕快找個隱密的地方躲起來,以防被鬼抓到);當時19號門前的大石頭公、以及27號門邊尚未被拆掉的水管頭、35號張醫師家(以前街上中藥店好幾家,但西醫只有一家)都是我們必寫的地點。一棟棟長長的街屋串連著重建街和清水街,每間裡面往往住著好幾戶人家,一大票小孩最喜歡穿梭其間,大人們就任憑左右鄰居的小孩,進進出出跑跑跳跳的玩耍一點也不在意。

天黑了,各家的阿母站在街頭上,扯開嗓門大喊自家的小孩回家吃飯,大家相約晚上再出來玩,因為在那沒有玩具也少有電視的年代,這是我們遊戲的場所也是抒發精力的方式。這裡就是我出生成長居住了半個世紀的重建街,此地古時分成三個區塊城仔口、牛灶口、九崁街,日據時期則分為元吉街、協興街、九崁街,國府遷台後才改名為重建街,我家世代就居住在前段的九崁街上。這是條早期交通不發達,住在淡水北端廣大農業區的人們,(北端農業區地勢比南端商業聚落高,故被稱為山頂,而他們習稱街上為滬尾街)至「滬尾街」販賣農產品、採購民生日用品的唯一必經道路,因此這裡是淡水最早形成的商業街;在民國五○年代還留存著相當多的商店,有產婆、中藥店、棺材店、金紙店、布店、糕餅店、煙酒鹽店、咁仔店、米藍卡,(我記憶中的重建街棺材店和金紙店最多了,產婆叫金葉仔但大家都叫她黑己,若說早期淡水鎮內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由她接生也不為過),但隨著時代的進步、馬路開通、交通便利,因此市集轉移,人們以車代步,不再需要徒步經過重建街,於是一條熱閙非凡、天天有著眾多人們熙來攘往的街道沒落了,而今的重建街已轉變為一條純樸寧靜的純住家空間。

這裡位居淡水五虎崗的第三崗,人們俗稱「崎仔頂」,因居高臨下,因此無論站在重建街的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對岸的觀音山、淡水河,這幅山城河港的景象也就成為騷人墨客創作最好的題材,也是藝術工作者揮灑畫筆的最佳景點,近幾年來更是攝影愛好者駐足的地方。但在下街(中正路)於民國八十八年進行街道拓寬工程時,街屋就地整建為四、五層樓高,從此天際線被破壞,重建街再也不能隨處都能看到觀音山、淡水河。而重建街也在民國七○年代,因開闢中山路連接中正路的外環道路被腰斬為二段,這個淡水第一條連棟式街屋也因此部份改建為四層樓公寓,重建街的古意盡失。還好在前半段的九崁街上,還能看到幾棟清朝時建造的百年紅磚瓦屋,以及就山坡地形建造,屋內呈現三層落差的八十年民屋(目前已被申請為縣定古蹟),還有光復前後建造洗石子門面的街屋,這裡的建築雖然不如三峽、大溪、湖口老街,有著巴洛克式豪華的街屋立面,但在一條近二百年歷史的老街上,還能同時保留了不同年代建築形態的房屋,卻是不多見。就如同淡水經過多元文化洗禮後,所留下豐富的人文歷史古蹟一樣難得一見。

淡水鎮內近幾年改變很大,不斷地有新的建設取代舊有的地景地貌,這一切都是為了發展觀光為取向;而重建街自古因山坡地勢的關係,算是鎮內碩果僅存一條外來車輛無法隨意進入橫行的街道,街坊鄰里感情融洽,隨時都可看到左鄰右舍在門前石階上隨地而坐,閒話家常、聯絡感情,生長在此地的小孩代代也還能夠無拘無束的在街道上嬉鬧玩耍。但這種悠閒的景象以及古樸山城意象,就要在所謂「淡水鎮都市計劃六號道路新闢工程案」動工而化為烏有。

主導此工程的台北縣政府、工部門、地方上的政要,請為我們淡水保留一點屬於真正在地特色的街衢。希望我們的後代子孫延續居住於此地時,還能像他們的父母一樣,沒有安全顧慮的可隨時出來街道上玩耍,福祐宮後面斜坡最能代表山城意象的階梯地貌請不要隨意破壞。淡水不是只有紅毛城、小白宮及馬偕街、真理街上的「馬偕之路」洋人區古蹟群,在重建街臨近清水祖師廟方圓三百公尺之內就有五處古蹟、一處歷史建築,這才是我們祖先在淡水開墾生根見證淡水發展史的漢人區,請為我們保留並規劃這塊文化歷史街區。

不要說再見----重建街

文╱查肇芬

不要說再見,因為我們愛上你;

不要說再見,因為我們需要你;

不要說再見,因為你是獨一無二;

不要說再見,因為你是無可取代;

不要說再見,因為我們想永遠與你在一起----重建街。

重建街居民訪談紀錄

一、日期:990626

二、時間:上午9:00~12:00

三、地點:淡水鎮重建街28

四、受訪者:陳碧鸞女士(四年級生,住在重建街55號逾50年,已經是第八代

世居在此,於4年前與先生搬至沙崙,但父母及妹妹仍住此處)

陳碧雲女士(五年級生,住在重建街55號,淡水國中老師)

五、訪談內容:

1、重建街居民對“淡水鎮都市計劃六號道路新闢工程案”的感受與想法?

答:因此計劃為民國57年所規劃,至今逾四十年,根本不合時宜。根據工程顧問公司最新設計:自文化路口進入重建街至清水祖師廟廟史館這段,規劃為五米單向車道,也就是說往後車子進入重建街後,需90度轉彎經三米寬的廟史館巷道,然後再90度轉彎進入寬三米半的清水街出去,而在清水祖師廟與米市土地公廟之間又是一處S形大轉彎的陡坡,以後車子必堵在此二條街道之間。街道變為停車場,對交通不但沒有幫助,反而會帶給居民一個極不安全的居家環境。

當然有些居民是贊成此工程案;也有些是逆來順受,沒有意見的。

2、如果重建街明天就不見了,你最想保留的是哪些?

答:階梯,迴旋而上的階梯,呈現山城的地貌,也可遠眺淡水河、觀音山,絕對是可以代表淡水意象的傳統文化空間。也因車子無法進入,形成天然的屏障,而成為孩童的遊戲場域。

其次是重建街19號門前的大石頭公。相傳是很久以前火山爆發後滾落於此,它是重建街的鎮街之寶。

3、你最懷念重建街的是什麼?

答:連棟式的街屋,窄窄的街道,二邊閩南式建築,街屋門口階梯式的前庭空間,是左鄰右舍平常聯絡感情、居民閒話家常之處,也是夏日傍晚時分出來納涼的場所。相較於現今公寓式住宅社區,門戶緊閉,鄰居不相往來,重建街的居民,仍然保留舊有濃濃的人情味。

重建街還保有清代的土角厝,日式紅磚與洗石子建築。14號及16號為縣定古蹟,因地形的構造,屋內尚有三層落差。

好的生活機能:近學校、近商業中心(採購方便)5分鐘可到海邊。

絕佳居住環境:鬧中取靜,心靈的洗滌,相較於街口的中正路,有天壤之別。

4、居民在社區的營造上做何努力?

答:於95421日,由淡水社大主導在重建街28號正式成立“街道美術館”。由劉秀美老師每週在此教授國民美術課程,且由居民排班,固定時間開館,成為居民休閒談心、意見交流,凝聚社區共識的中心。

98822日成立“街道文化促進”。其主旨在於居民能找回、並認同老舊街區的價值感,進而自主性發展社區總體營造。

9859日的重建街首次“創意市集”,集結了82個攤位,其中21個為重建街在地居民所參與,創五千人次的逛街人數。其宗旨在於挾歷史空間的優勢,重新發現空間的再利用。

99530日下午4點,由程許忠先生在網路發起的“站滿重建街”活動。當日,約千人不畏風雨,以重建街12號階梯為中心,向兩端延伸站滿,要我們與這條淡水最古老的街道,一起拍一張大合照,並合唱著阮若打開心內的窗--是由一位曾住在重建街30號的文學家王昶雄先生所作之詞--這是對消逝老街的不捨,也是對它的致敬。

我們希望藉由文字的探索,找尋重建街最珍貴之處,是一種金錢無法換得的先人遺產,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。我們也不是反對建設,而是在發展觀光及保存文化資產中,找到一個平衡點。最後,我們以陳碧雲女士引用淡水文化基金會秘書長許慧明先生的話「不到最後關頭,決不放棄」,這是一個身為文化人的堅持。

(感謝社大張建隆主任的指導及陳碧鸞女士與陳碧雲女士接受採訪)